客户端

有材APP下载

新材料在线APP下载

寻材问料下载

开通会员

精彩推荐

会员享研报折扣价、看项目BP、约投资人、每日在通讯录加更多好友等特权

开通会员 查看会员特权

登录/注册

热门媒体号

热门企业号

哈工大(深圳)材料学院院长李明雨:固本求新,勇于追梦

来源:新材料在线|

发表时间:2023-04-13

点击:134324

“哈工大(深圳)校区在传承哈工大传统的基础上发扬深圳精神,充分发挥哈工大的品牌优势、办学资源优势和深圳市的区位优势、创新优势,在与哈工大校本部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统一质量、统一品牌。”


新材料在线®

《大国之材》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微信:EILIG2014

图片:受访人提供、图虫创意


她是首所进驻深圳招收本科生的中国九校联盟(C9)成员、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高校。


她是创新强市与创新强校创新合作而办的创新型大学。


她是倚山而建,面水而居,拥有“山川蜿蜒起伏,湖水碧波荡漾”美颜的现代化大学。


谈到跟“试验一号”、“试验三号”、“快舟一号”、“快舟二号”、“紫丁香二号”卫星关系最紧密的高校,你一定知道这所高校就是始终保持航天特色,并创下了国内高校研发小卫星五战五捷纪录的哈工大。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由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共同举办,是哈工大“一校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力量,是深圳市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和建设一流创新城市的生力军,其前身是始建于2002年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


“内敛不张扬,自信不自傲”的哈工大遇上“时尚开放,创新又充满活力”的深圳,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大国之材》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采访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明雨,听他讲述哈工大(深圳)校区材料学院是如何将哈工大深厚的底蕴与深圳开放的气质完美融合在一起的?


发展历程


2001年5月

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签订市校合作办学协议,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2年2月

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9年12月

市校签署合作备忘录,首次提出开展本科教育。


2014年4月

市校签署合作共建哈工大(深圳)办学协议


2014年5月

教育部同意深研院筹备举办本科教育


2015年9月

哈工大(深圳)筹建办和临时党委正式成立


2016年4月

工信部同意深研院举办本科教育,并向教育部提出申请更名为哈工大(深圳)


2016年9月

深圳校区依托哈工大校本部招收首批本科生


2016年12月

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厅专家组评审


2017年7月

教育部复函同意深圳校区正式举办本科教育


01

科研突出区域特色


“哈工大(深圳)校区材料学院在传承本部材料学院传统的基础上发扬深圳精神,在学科规划和引进人才时主要针对深圳地方产业发展的特点。例如:信息产业、能源产业和生物医药是深圳市的支柱性产业,我们的研究方向也就包括了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等。在材料加工方向上本部研究重点在铸造焊接锻压,深圳校区瞄准的是电子制造。”李明雨介绍。


哈工大(深圳)校区材料学院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材料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电子封装材料及器件加工、多功能材料和器件、量子材料与量子器件、生物智能材料及特种材料及加工制造。


在组建师资队伍上,哈工大(深圳)材料学院注重吸引高层次人才。目前,材料学院拥有28名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3人。


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哈工大(深圳)组建了深圳市柔性透明导电膜材料工程实验室、深圳市超级电容器材料工程实验室、深圳市钙钛矿微型光学器件工程实验室、微纳光电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先进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与绿色制造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李明雨告诉《大国之材》,与本部相比,哈工大(深圳)材料学院更注重产业化。“具体的方法就是与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我们正在建焊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国防特种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分室、以及柔性印刷电子研究中心。”


02

结合前沿产业培养主动性人才


“十二五”期间,哈工大(深圳)材料学院培养了研究生263名,其中硕士生236人,博士生27人。招博士后24人,其中外籍博士后10人。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得专利15余项;获得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大国之材》了解到,从2002年至今,哈工大(深圳)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主要在珠三角、长三角及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留深率高达60%。历届毕业生中,60%以上入职华为、BAT、IBM等高新技术企业,逾20%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历届毕业生已成功创办超过40家企业,其中84%是高新科技型企业。


在谈到材料学院如何人才培养时,李明雨表示,大的战略方向包括将人才培养与深圳前沿产业紧密结合,“具体做法还包括实行本科生‘师徒制’指导模式,即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而给学生当导师的老师并非普通老师,至少都是正教授级别的。”


此外,哈工大(深圳)材料学院一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李明雨看来,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我们学院每个教授带3-4个本科生,会定期举行师生交流会。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不会在一开始就告诉他解决方法,而是让他自己去通过看文献、做实验等方法找到解决办法,这期间需要的硬件设备学院都会给他提供。”


03

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国际化队伍


哈工大(深圳)采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哈工大校本部,目前已与全球3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设有双学位联合培养、学分互换、短期访问等各类交流项目,不断加大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力度,为学生提升和开阔国际化视野搭建平台。


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哈工大(深圳)的近期目标是建设广东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工科大学。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面向未来。


“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深圳校区秉承哈工大成熟、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校区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凭借深圳大学城学科融合、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为国家不断输送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李明雨告诉《大国之材》,材料学院致力于组建一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影响力强的师资队伍和若干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学科研团队,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和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学科,进一步提高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知名度,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知名的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00大潜力材料

[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网站所有,转载请联系本网客服微信号:suxueer0823。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承担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内容仅读者学习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本网尊重知识产权,因整理资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开第三方的数据、图片等内容,其所属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内容均在文中标注了原文出处、原作者。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方(联系方式:0755-86060912)及时处理。

本网力求数据严谨准确,但因受时间及人力限制,文中内容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重大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点击咨询

客服

下载APP

公众号

让客服与您联系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让客服为您提供专属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