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材料在线|
发表时间:2023-08-29
点击:2624
8月22日,由中国科技产业智库「甲子光年」主办的「繁星不负长夜——甲子引力X2023科技产业投资大会」在北京召开。
2023年注定是科技投资界不平凡的一年——美元基金的辉煌时代落幕,人民币基金站上潮头。新旧交替之际,整个投资世界正在迎来自我蜕变的时刻。投什么、怎么投?是投资人们正在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但是,长夜也有繁星——ChatGPT横空出世,生成式AI引发新一轮产业创新周期;智能制造、新能源依然朝气蓬勃;芯片、生物科技、新材料未来可期。
大会现场,甲子光年创始人&CEO张一甲发表了《2023中国科技产业投资风向调研报告》。“财务投资模式依然是半壁江山,未来科技投资将是产业投资和财务投资并存的新常态。”张一甲总结道。
此外,活动现场还有40多位投资人齐聚一堂,共同展望中国科技投资领域的下一个“群星闪耀时”。
1.主旨演讲,科技投资终将回归产业本身
大会开场,甲子光年创始人&CEO张一甲带来了《2023中国科技产业投资风向调研报告》。
首先,张一甲用几组调研数据,展示了今年科技投资的变与不变。
从数据来看,2023年上半年,新募基金规模、投资事件数量、投资规模以及退出数量四个维度分别同比下降23.5%、37.5%、42%和32.6%。伴随着募资难,GP进入实质性出清阶段。
从「甲子光年」收回的502份问卷数据可知,活跃在市场上的投资机构,从去年的政策导向型、ESG导向型、PLG导向型三类,转变为产业投资型和财务投资型两大类。其中,今年产业投资型占比近6成,已经成为了一级市场的主流形态。
相比此前,今年投资人们更偏好低估值、早期、小份额、小额度的标的;在投资机构的收益中,有4.3%来自产业招商服务费;从退出方式来看,A股上市已经成为主要退出方式,且A股真实退出回报倍数高于海外上市带来的回报。
张一甲强调,财务投资模式并未被边缘化,依然是半壁江山,未来科技投资将是产业投资和财务投资并存的新常态。不仅如此,双方甚至在走向归一,以更多元、立体的视角展开投资。
接下来,张一甲用甲子星空坐标系详细展开了科技产业各个赛道的投融资情况。
最后,张一甲总结了当前正在构建的科技投资新循环。她指出,科技投资的本质,要回归科技产业本身。科技要产业化,就要抵达产业纵深。模式创新时代,资本换规模,规模换回报;而硬科技时代,资本要换团队、换研发、换技术、换产品、换应用、换市场回报。
2.巅峰论坛,展望智能涌现时代的投资新力量
去年以来,智能涌现浪潮重新激活了中国一级市场投资活力。
科技拐点之下,投资机构看到了硬科技领域哪些新的系统性机会?科技创投发展至今,过去的投资逻辑在今天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LP的投资逻辑有了什么改变?中国未来硬科技投资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围绕这些问题,元禾原点管理合伙人费建江、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甲子光年创始人&CEO张一甲展开激烈的观点交锋,带来了主题为《追光而遇:智能涌现激活投资新力量》的巅峰论坛。
费建江表示,元禾原点关注企业五年之后的发展,当下的行业周期变动不会太多影响元禾原点实际的投资动作。但尽管如此,元禾原点今年依然有新调整,即投出一轮后,在确保公司正常发展的前提下,资金至少用到24个月。
谈到早期风投,费建江比喻道:“我们整个产业链有点像一个接力跑。我跑第一棒,成长期跑第二棒,机构跑第三棒,我们可能投种子轮、天使轮,其他机构有的投A轮,有的投B轮,一棒一棒接下去帮助企业走到阶段成功的终点。”
黄明明则表示:“都说这两年GP面临来自LP的压力比以前更大,但创业公司创始人的压力往往比我们要大十倍、甚至百倍。作为一支从创业者中来的基金,我们深知最伟大的创始人往往在创业之初是最孤独的和最饱受主流质疑的,只有成为他们的同类,才能找到并坚定地在最困难的时刻持续支持这些优秀的创始人。”例如明势投资的理想汽车和蓝箭航天,都曾经历过非常艰难的时刻。他分别问过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李想和张昌武,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是否犹豫过自己选择了被主流市场质疑的创业路线,二人都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道:“没有。”
“我们就是要选中这些上路时孤独但未来能成就伟大的创始人,所以我就要跟他们有一样的特质。早期投资最怕随大流,随大流一定不可能产生超越整个市场的回报。”黄明明分享道。
朱天宇表示,团队主要调整了三个方面——第一,团队每个人都要调整心态;第二,在全球市场寻找支撑点,让中国有优势禀赋的产业走出去,在全世界形成新的产业高地;第三,给LP一些合理的预期,努力找到颠覆式的、能够跨越周期的创新。
巅峰论坛后,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带来了题为《科技创新如何带来生产力的提升?》的主题演讲。
3.五大主题论坛,共话科技投资“群星闪耀时”
此外,吴世春还给创业者提出了适应新周期的建议——创业者一定要进化成综合能力强,没有短板的创业者,把融来的钱当做融到的最后一轮来用,坚持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到结构性行业里面最大化地努力和付出。
接下来,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带来题为《未来已来——下一个时代的生产力变革》的主题演讲。
在王啸看来,“数据+大模型”可以在绝大多数领域带来变革。例如广告行业的视频完全可以用模型来生成。基于大模型做垂直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机会,九合创投已经有所布局。
之后,在《不破不立:重启通用人工智能新时代》的主题圆桌环节,BV百度风投董事总经理刘水、真格基金合伙人刘元、未来智能COO王超、华映资本管理合伙人章高男、海尔资本管理合伙人张嘉诚、线性资本董事总经理郑灿、砺思资本前沿科技投资负责人葛志飞共同厘清了大模型时代,AI创业的投资思路。
王超表示,耳机是离嘴巴最近的可穿戴设备,在很多智能语音交互场景都是一个很好的入口。ChatGPT出现后,未来智能发现原来不能落地的功能迅速成熟,很快推出了第一款基于AIGC技术的耳机。
在《东方欲晓:“芯”机会与新风向》主题圆桌中,启航投资管理合伙人马建平、新鼎资本合伙人尚靖旗、中鑫资本合伙人王宝柱、东方富海合伙人杨雪飞、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杨晓敏、新微资本管理合伙人张剑探讨了“卡脖子”的大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2023年,中国科技投资行业处于一个群体性的调整、归位的过程。在调整之中,周围可能出现了种种杂质,而当我们过滤掉这些杂质,以更长的目光审视未来,便会发现,长夜之中有满目繁星。
[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网站所有,转载请联系本网客服微信号:suxueer0823。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承担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内容仅读者学习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本网尊重知识产权,因整理资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开第三方的数据、图片等内容,其所属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内容均在文中标注了原文出处、原作者。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方(联系方式:0755-86060912)及时处理。
本网力求数据严谨准确,但因受时间及人力限制,文中内容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重大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