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有材APP下载

新材料在线APP下载

寻材问料下载

开通会员

精彩推荐

会员享研报折扣价、看项目BP、约投资人、每日在通讯录加更多好友等特权

开通会员 查看会员特权

登录/注册

热门媒体号

热门企业号

央视报道:锂氧电池研发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

来源:电池中国网|

发表时间:2023-04-14

点击:3784

4月11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广东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获得新突破。其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环境与能源高分子材料团队”,在锂氧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设计出的高分子电解液能够将锂氧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将推动锂氧电池作为储能器件的实际应用。



据了解,锂氧电池(LOB)的理论能量密度高达3500 wh·kg-1,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系统强有力的竞争者,但在实际应用面临着诸多棘手问题,如超氧化物(如Li2O2)导致副反应的发生,使得锂负极容易被腐蚀、影响电池寿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王欣、厦门大学/嘉庚创新实验室乔羽、厦门大学孙世刚团队合成了一种多功能的电解液添加剂,聚(2,2,2-三氟甲基丙烯酸乙酯,PTFEMA),可以实现Li2O2在正极表面的均匀沉积,并且在OER过程中可以完全分解,还能保护锂负极免受O2、超氧化物及其副产品穿梭带来的腐蚀,只需加入0.02wt%,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就提高了8倍。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于2018年成立,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实验室之一,也是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内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该实验室集聚了理事长王恩哥院士、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忠贤院士、实验室主任汪卫华院士等10位院士,以及数百位科研人员。目前,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经在水系凝胶储能电池、二氧化碳资源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文章来源:央视


100大潜力材料

“本文由新材料在线®平台入驻媒体号电池中国网提供,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网站及新材料在线®立场,本站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提醒读者,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点击咨询

客服

下载APP

公众号

让客服与您联系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让客服为您提供专属服务

关闭